4001-608-602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制造业的罗子君——即将逆袭的后半生
近一段时间,你被中国高铁“复兴号”刷屏了吗?“复兴号”采用了纯血统的“中国标准”,开启了世界高铁的崭新时代;行业带领者的中国无人机,正在逆袭全球市场;中国吊机独占鳌头……

 

中国制造的奇迹正在上演,可是为什么中国人还要跑去日本买马桶?在《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上演了一出从家庭妇女到职场女强人的逆袭,而中国的制造业会不会是下一个罗子君呢?


中国制造有点像罗子君: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后来却给外资当代工厂,曾在高精尖领域打下的竞争优势去哪里呢?

 

当人口红利优势逐渐褪去,工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前有一大波欧美国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后有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吞噬低端市场,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们期待的,是中国制造会像罗子君一样,抛弃对外资的依赖,来一场产业升级的改革。任何时候,制造业的敌人不只是外国的对手,还有自己。

 

一、制造业如何振兴?

 

1、重振制造业,没强大资金支撑怎么办?

 

有人说,中国人多底子薄,发展制造业要有足够多的钱,否则一切是空谈。逻辑全错,看看美国经济作死的故事吧。

 

美国也曾是世界工厂,二战中更是获取了大半个欧洲的科学天才,科技发展一步登天。然而强大的美国却被从废墟里站起来的德日超越,甚至逼德日签的城下之盟——广场协议,也救不了底特律汽车城的衰败。

 

为什么战后的德国和日本能够崛起?因为它们都把资本投到了制造业上,以严谨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态度发展经济。

 

2、国家一穷二白,没有资源怎么搞发展?

 

世界总有些国家,即使没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也在制造业逆袭的路上赢得气壮山河。虽然它们披着金融业的光鲜外衣,却走向了制造业的高峰。

 

卢森堡除了金融业,钢铁和卫星也是在全球市场上大名鼎鼎。

 

列支敦士登号称邮票王国,较牛的产业是高精仪器和高尖制药,尤其是假肢假牙在世界处于先进水平,然后排下来才是金融行业。

 

瑞士较重要的经济引擎不是金融业,而是发达的制造业。奢侈品店里的钟表和美国大兵身上的军刀只是冰山一角。海平面下,瑞士的化工、制药、医疗器械、高精仪器、军事工业笑傲全球。

 

 

这些国家有个共同点,金融很发达,而代表国家经济实力的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

 

二、不靠海、没资源,它们靠什么创造了经济奇迹?

 

论经济发展条件前中的三个国家都是内陆国,没有出海口,也没有丰富的资源,甚至国土面积大部分是山区,可以说既不靠海也没资源,典型的一穷二白。

 

即便是资源的荒漠,它们却将技术发挥到较高水平,不靠人海战术,也不去抢资源,却能在产品性能上做到较优。它们是如何做到的?以瑞士为例说明。

 

第一招,都说日本的匠人精神浓郁,但这个国家更强!

 

以手表业为例,瑞士可以说是“垄断”,靠民企的力量垄断,生产不同价位不同市场定位的手表:江诗丹顿,百达翡丽,劳力士,欧米茄,天梭,雷达…每个都是响当当的品牌。把一类商品做到较高水平,利润自然就滚滚而来了。

 

第二招,小国寡民,颠覆了读书“出人头地”的世俗偏见。

 

800万人口的瑞士走出了2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人均诺奖比例世界前列。每100万人中有1.111个诺奖得主,相对的,英国是0.840、美国0.712、德国0.341,法国0.187。

 

怎么做到的?瑞士仅有12所高校,却全是研究型大学。这个国家没有“教学型大学”,却有类别齐全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才诞生那么多能工巧匠,与世俗意义上的 “差生进职校,好生进大学”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三、中国制造业的前半生输在了哪里?

 

第一,廉价的世界工厂,输在产品附加值上。

 

当中国在即快且廉价又大批量地复制低端制造时,工业发达国家却在小批量、精细化、高价格地制造高精尖产品。

 

举个例子,进口德国的机械产品,中国人不需要材质报告、不需要尺寸检验报告,拆开包装就用,而采购国货时,却百般严苛,不仅要提供第三方检验报告,甚至还对采购的产品抽检。

 

结果,中国制造业给人一种廉价、落后产能、低端血汗工厂的印象,而且年轻人也不愿意流入制造行业。

 

这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制造业附加值低,产业升级一直不太成功。制造业的利润没有拿来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去实现低端廉价工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型,而是重复扩大低端生产,周而复始。

 

还有更严重的,实体经济是一个长线投资,有的老板觉得回报率低,而且回报时间太长,拿搞技术升级的资金去搞金融或者炒房地产了。

 

第二,追求赚快钱,输在工匠精神上。

 

首先,中国制造就图一个便宜,所以被扣上了山寨的帽子。为什么比不上欧美?一个重要原因是输在了工匠精神。

 

企业都想挣快钱,除了高精尖行业,大部分企业的目的是如何把产品卖掉,如何迅速打开市场,无心去做产品研发,什么赚钱跟风做什么,这一波行情的钱赚完了,就换一个行业做,所以百年老店特别之少。

 

其次,中国人贪便宜,有便宜的产品,为什么花钱买贵的?即便企业把东西做得再精细,少有人愿为工匠精神买单,能花1元钱买的东西,为什么花6元钱买?所以中国制造的1元人民币的打火机能够赢得了日本生产的1美元的货。

 

总理曾公开点名中国圆珠笔芯都要进口的悲哀,中国占领全球80%的圆珠笔市场,一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而且,常用圆珠笔,美国卖1.99美元,中国制笔厂利润才1毛钱,利润薄得可怜。

 

尤其是当全球经济低迷,中国出口之路受阻,制造业赚不到钱,货币抛弃实体经济转向楼市股市,挤压消费,也压抑制造业的盈利,推高制造业成本,降低利润。楼市把制造业压得喘不过气,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为什么老百姓相信房价不会跌?为什么炒房远比办厂挣钱?这就是原因。

 

总体来说,就是中国人浮躁,缺乏工匠精神,只想挣快钱,不想静下心做实业。

 

第三,崇洋媚外, 扼杀中国制造的创新基因。

 

别看LV包烂大街了,真货价格不便宜。一个普通LV包,成本在500到800元,专柜价10000元照样有中国人疯抢。而一个用心做,成本在1000的国产包,售价5000中国人可能都懒得看一眼。

 

还有,你为什么买苹果?仅仅是因为苹果手机质量好功能新吗?还是觉得用苹果更显档次身份。不如回头看看,国产华为的质量也不错。这就是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

 

这能全怪中国企业?把产品做到极致就要更多工时,更多成本,卖更高价格。成本谁来负担?当然是消费者。

 

前提是生产的产品能卖出去,才有利润回流继续支持研发,生产更好的商品。可现状是中国人瞧不上国货,没有利润哪来动力支持一个良性的生产循环。

 

后来,很多企业主动避开产品的竞争,去制造价格便宜的商品,结果产业升级变得阻碍重重。

 

第四,当书呆子遇上技术工人,谁能扛起创新的大旗?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核心是技术工人,是蓝领阶层,光喊口号提振本科生工资没有意义。相对德国制造,美国和英国等国背后经济疲软,也显示了技术工人的短缺。所以媒体呼吁特朗普重视职业教育,中国也如此。

 

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工人的培养是一个良性循环。

 

光靠国家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不够的,学生投身教育也要求回报。他们会考虑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就业?不能今天学造船,明天航运行业就衰退;也不能今天学太阳能,明天太阳能企业就被欧盟封杀破产。

 

为什么瑞士的学生愿意选择读技校,因为有很多家百年老字号企业,越做越强大,就业完全没问题,不用担心企业消失,产业变迁。

 

在中国,很多家长不敢送孩子去学技术,大多担心学了以后会不会这个行业都撑不到十年就变夕阳产业呢?

 

制造业之路,是一条要坚持上百年的路,匠人精神也是要传承几代人的精神,决不能半途而废。

 

现在美国也出手重振工业,当货币超发周期终结,美国填补产业空心在很多州早已争分夺秒。无论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给中美制造业算的成本账,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的摇旗呐喊,制造业的争夺战一触即发。

 

中国制造,还很年轻。只要踏出了产业升级的一步,直面过剩产能的阵痛、减税降费的改革,拥抱工匠精神,离开了对低端产业的依赖,中国制造业也完成华丽蜕变,吸引海外企业归来。

 

 

文章来源:制造业高峰论坛



关注翔正

首页|关于翔正|资讯中心|标杆参访|海外研修|考察回顾|联系我们
取经问道·智造标杆|宁振波·总裁班|日本考察|德国考察|美国考察|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暨智能制造|更多
Copyright 2015 © 翔正国际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翔正(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07602号-3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T2座11C5 电话:010-82435303 邮箱:wg@sageeducation.com.cn
本网页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有涉及相关内容出处等版权问题,可联系我处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