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608-602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互联网+制造业”:五大特点三大问题
 2016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加大智能制造推进力度,推动制造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智能制造发展路径逐步清晰,并购重组将加速制造业互联网化进程,加速中国落地智能制造。

 

互联网+制造业

 
 
 
 
 
 

五大特点

 

1. 智能制造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

 

国家政策支持智能制造,明确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主线,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并部署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

 

2.“互联网+制造业”热度高企

 

当前,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步伐加快,其产生的化学反应和放大效应不断变革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模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汽车、家电、消费品等行业加快拥抱互联网,众包众设研发模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应用模式不断涌现。



 

3. 涌现一批跨境电商典型应用

 

制造企业纷纷应用跨境电商承接海外订单、扩大出口、构建自主品牌、提升销售服务能力。某装备制造企业利用国内较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大龙网,实现在线发布产品信息和洽谈业务,享受通关、退税等一体化海关申报服务,以及供应链金融、退税金融等综合性增值服务,实现装备制造产品对外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4. 云端制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以云设计、云生产、云管理、云试验、云分析、云服务等为核心的云端制生态体系加速形成。航天科工集团以丰富的制造资源和能力云池为依托,推出集产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创业平台和生产性服务业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5. 金融众筹推动制造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金融众筹商业模式以其普惠金融、直连消费者的特性,为制造业企业构建并行融合产品研发、资金获取与价值挖掘的创业创新孵化生态环境。

 

广大创业者通过在金融众筹平台与潜在用户进行双向互动,实现产品设计随用户反馈进行及时调整,以提高市场匹配率。

 

金融众筹凭借其低融资门槛、灵活融资方式、快速迭代创新的平台定位,推动中小创业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方式快速累积创业资本。金融众筹平台日渐成为创业创新项目的孵化器,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传统模式阻碍发展

 
 
 
 
 
 

三大问题凸显

 

1. 智能制造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智能制造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智能制造顶层参考框架欠缺。我国尚没有建立完整的智能制造顶层参考框架,智能制造框架逐层逻辑递进关系尚不清晰。

 

(2)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尚不统一。与智能制造相关的物联网、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软件等关键技术具体发展路径不够清晰,对应标准规范尚未统一,造成不同厂商产品间兼容性较差,集成难度高。

 

2. 工业互联网架构体系亟待破解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设备、产品、人等互联互通的多种异构网络的集中组网,是网络的网络。

 

工业互联网中的异构网络既包括RFID、蓝牙、Zigbee、WiFi、蜂窝网等适用于不同通信距离、具有不同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网络,也包括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和专用协议局域网等有线网络。

 

不同异构网络间在网络架构、参考框架、数据结构、应答机制、寻址方式等通信协议内容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如果异构网络间的融合问题解决不了,工业大数据的交互、存储和挖掘等都将会受到限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明确异构网络间网关的转接机制,建立一个能够融合不同异构网络的、统一的工业互联网架构体系。

 


 

3. 传统行业管理模式与“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相适应

 

工业化时代体制机制及管理模式与“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传统生产关系与新兴生产关系的不适应。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必定会对既有规则带来冲击。国家对“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趋势应对不足,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路和有效的管理模式。现行制造业政策仍是旧有工业化思路的承袭,可能会在监管尺度、行政审批等方面对“互联网+制造业”发展产生阻碍。

 

(2)产业加速跨界融合与条块分割的行业管理体制的不适应。“互联网+制造业”并不只是工信部门的事情,而是政府所有部门高度协同、统筹规划的一篇大文章。目前,政府信息化推进部门在整个政府系统仍处于技术与工具层面的从属地位,缺乏跨部门、跨行业的统领全局的能力,这会导致相关部门间信息孤岛的形成,难以适应“互联网+制造业”所带来的产业大变局趋势。

 

(3)不断增长的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需求和监管方式不适应。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高度协同对企业征信数据库、行业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建立、开放和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能够应对行业基础信息资源共享的业务协同保障机制和监管方式,严重制约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

 

 

文章来源:制造业高峰论坛



关注翔正

首页|关于翔正|资讯中心|标杆参访|海外研修|考察回顾|联系我们
取经问道·智造标杆|宁振波·总裁班|日本考察|德国考察|美国考察|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暨智能制造|更多
Copyright 2015 © 翔正国际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翔正(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07602号-3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T2座11C5 电话:010-82435303 邮箱:wg@sageeducation.com.cn
本网页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有涉及相关内容出处等版权问题,可联系我处进行删除。